2019年8月,“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耀眼生辉的传世书法经典,如何在科技的创新性转化下“走出”博物馆橱窗,走进今人生活。在“字载中华——中华精品字库工程成果展”举办一年后的今天,故事继续,一场面向全民的大规模应用即将开始。 2020年9...
5月3日上午,新疆墨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培训举行开班典礼。我校副校长赵海彦,墨玉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艾力江·依斯拉木,墨玉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朱枢国,墨玉县教育局中层干部,以及我校教务处负责人、教学团队20余名教师和新疆墨玉县的100名学员参加在线开班典礼,典礼由我校培训班教学团队负责人赵江主持...
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对陌生者等的称呼,可以称之为“社会称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经历了从“同志”到“师傅”再到亲属称谓三个历史阶段。近期,在战疫中,社会称谓呈现出感人新貌,给社会注入一股强劲的暖流。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师傅”的称谓风行九州,盛极一时,社会上不论对...
对中国人来说,201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激发了各个领域的总结性研究热潮,人们从不同角度盘点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变化,语言领域当然也不例外。“汉语盘点”已经“盘”了14年。主办者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
为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配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进一步提升普通话测试工作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12月9日~11日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在安徽合肥举办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专题调研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副主任)容宏,教育部语言...
甲骨文研究不仅是纯学术的事情,更是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等紧密相关。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过程中,甲骨文研究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为我们的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关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现状是研究资料和研究力量...
2019年11月13日至25日第32期中央普通话进修班第二阶段集中授课在北京顺利开班,本期班是专门面向 “三区三州”举办的普通话骨干师资专题研修班,103人参加了第二阶段面授课程学习。这期班学员中70%来自中小学及幼儿园,有45.2%的少数民族学员,课程设置上突出中小学幼儿教师及少数民族人员多的特点,主要课程为普通话语音系统及教学方法、民族...
本报北京10月25日讯(见习记者 林焕新)10月24日—27日,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今天上午,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田学军表示,本届语博会与往年相比,内容更加丰富,特点更加突出,整体规模大幅增加。希望各国各界在以下方面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
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京ICP备11040934号-10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 邮编:100010 邮箱:yyswangzhan@163.com